Your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JavaScript!
《東台灣當代藝術八個浪》年度接力展:兩浪一起來,精彩完結
發佈日期 : 2013-12-30

本校教學卓越中心主辦,藝術學院執行「東臺灣當代藝術八個浪年度接力展」最後二個浪邀請到編織藝術創作者陳淑燕與杜瓦克.都耀共同展出,主題為「當我們同在一起.光之協奏曲」,展出的作品涵蓋纖維編織創作與竹籐魚簍編織創作藝術品,打破傳統藝術型態,與燈的結合產生不同的光影變化,為「東臺灣當代藝術八個浪」劃下完美的句點。

本校校長吳茂昆表示,感謝八個浪的展出,豐富行政大樓一樓的藝術氣息,同時也感謝藝術學院積極接洽許多藝術創作者來此展出,讓學生在校內就能欣賞到優秀的創作,機會難得。此次也感謝陳淑燕與杜瓦克.都耀,他們創作的竹籐燈飾點亮了行政大樓,非常吸睛,並預祝展出成功。

藝術學院院長潘小雪表示,此次展出除了行政大樓一樓外,環境學院也都作品,歡迎大家前往欣賞。杜瓦克.都耀從事文化藝術工作多年,他同時擁有阿美族與噶瑪蘭族血統,媽媽是光復太巴塱的阿美族人,東海岸邊的立德則是噶瑪蘭族父親的家鄉,經歷生活的流離和種種因緣,之後到噶瑪蘭族文化聚集的新社部落。

經過這些年的工藝學習與製作協助,與陳淑燕老師和部落的工藝師共組自然材的手做工作室巴特虹岸手作坊,希望推動與整合部落的文化發展工作,發展在地素材的創作,並將部落的傳統工藝做新形式的延續與發展。

新社這個具有噶瑪蘭族文化的聚落,在工藝的特色上,最為大家所熟知的是屬於女性工藝的香蕉絲編織。然而這幾年,屬於男性工藝的Sanku造型魚簍燈創意發展,在纖維藝術家(陳淑燕)與部落藝師的合作下,也逐漸為大家所驚艷,陸續在國際與國內發光發熱。

杜瓦克.都耀表示,在光復時已經投入傳統弓箭工藝製作與教學,2008年起,連續幾年參與陳淑燕老師所承接的竹藤編創意製作及展覽裝置計畫,本著執著的個性,逐漸累積細膩的工藝技術與經驗。

過程中,常常反思自己是噶瑪蘭族人,更應該承擔文化傳承的工作,於是在陳老師的鼓勵與協助之下,開始主動設計與嘗試竹藤魚簍編的許多可能,嘗試朝向Sanku造型魚簍燈生活產品和裝置藝術的發揮方向,希望透過傳統工藝創新運用的機會,讓更多的人看見部落工藝的美與能量。

他指出,陳淑燕老師有10多年的纖維創作,偏好原始植物素材的發揮,擅長運用樹皮布、立體手工造紙、植物染色等複合媒材與空間裝置。作品常探索人的內在生命與原始自然的關係,能與她合作創作,真得非常的開心,她近幾年居住在花蓮東岸原住民部落,更與部落工藝合作,將傳統竹藤編魚簍創新運用為生活燈藝與空間景觀,燈藝作品陸續在國內外展出,深受好評。

策展老師黃成永表示,八個浪,即「巴歌浪」的諧音,阿美族語Pakelang意為豐收之後的小慶典,有慶祝與慰勞、反省與檢討之意。《東臺灣當代藝術八個浪年度接力展》,企圖表現東臺灣藝術家的創作實力與特殊風格,尤其是原住民藝術 創作者的特殊成就,東華大學用學術的力量與藝術的專業,把主流所忽略列的在地能量,透過展覽與論述,凸顯東臺灣的文化特色。

兩位藝術家展出時間展出日期將從即日起至2014年1月10日(五),展出地點在國立東華大學行政大樓一樓,歡迎大家把握機會前往欣賞。

最後更新 : 2013-12-30
瀏覽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