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校於9月26日下午舉辦「雕塑公園」與「校園功能性藝術」公共藝術作品揭幕活動,由副校長楊維邦代表致詞,外交部東部辦事處大使陳忠、花蓮縣文化局秘書姜家珍、立法委員王廷升辦公室主任黃晨霖、壽豐鄉公所機要秘書徐正邦等來賓也特地蒞臨一同慶賀。
本校由於陸續興建6棟教學大樓,依照新興工程建置及文化藝術獎助條例規範,需提撥工程款之百分之一辦理公共藝術事宜。本次公共藝術整體規劃共計包含東華廣場、雕塑公園、校園功能性藝術、校園藝術化指標、藝托邦藝文環境創造及湖畔藝術中心等6個分案。其中「雕塑公園」及「校園功能性藝術」率先起跑並已完成作品安裝,其他分案也正持續進行中,原本優質的校園環境更增添人文的感動與藝術的魅力。
「雕塑公園」位於東華大學大門入口右側之東湖大草坪,目前設置國內外著名雕刻家作品共7件,未來將持續設置各類作品,並連結位於湖畔的「藝術中心」,形成環湖藝術廊道,成為具有學術、欣賞、景觀與美感教育價值的大型藝術公園。此外,由於校園新興工程之建設過程中,在基地內挖掘出許多大型原石,均為不可多得之雕刻素材,因此,決定透過藝術家的巧思賦予石材新生命,將屬於東華校園的石材活化運用。「校園功能性藝術」的部分即是將石材製作成具有功能性的藝術傢俱,放置在校園中增加時尚氛圍及休憩空間,創造屬於東華藝術校園之原創意象,落實美感價值潛移默化的教育目標。
東華大學「雕塑公園及校園功能性藝術」之創作者共計有13位,分別來自5個國家。雕塑公園中作品的7位雕塑藝術家分別為韓國的金成馥(戲法)、台灣的楊柏林(走過)、劉柏村(金剛樹)及吳明聲(創造力的誕生)、日本的砂川泰彦(砂糖田)、土耳其的凱莫耳圖凡(空行者)、法國的艾瑞爾‧穆索維奇(永恆的時刻)。校園功能性藝術的6位藝術家,則分別為台灣的鄧善琪(飛越新紀元)、李紫晴(芽音)、彭郡茹(新生)和董明龍(心的方向)、日本的辻 英明(波長)、天野浩子(種子‧兩人‧生命的形)等。
藝術家們自6月份開始創作至今,東華大學也舉辦多場民眾參與活動,包含「意形」藝術家聯展、「意形」聯展開幕茶會、國際藝術創作論壇、藝術家與藝術學院學生對話、邀請藝術家至課堂上與學生進行互動等,讓校內師生及民眾瞭解公共藝術設置之緣由及藝術家的創作理念。
藝術家以及創作作品之相關介紹,請上國立東華大學公共藝術網站:http://www.p-arts.ndhu.edu.tw
東華大學公共藝術—雕塑公園及校園功能性藝術臉書粉絲團:http://www.facebook.com/ndhupublicar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