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立東華大學、花蓮好事集與心靈工坊文化公司3月17日(週六)上午於花蓮鐵道文化園區二館共同舉辦《教育小革命:大學生的十堂社會參與課》新書發表會,許多與本校教師群長期合作的社區居民與孩童,也到現場熱情參與共襄盛舉。由顧瑜君、林意雪教授策劃的《教育小革命》,書中幾位關心土地、關懷社區、充滿創意的老師們,在現場和大家分享社會參與、社區活動課程中,一則則令人動容的小故事。
8位老師,從教育部的「教學卓越計畫」出發,設計了多樣化的「社會參與課程」,帶著大學生走出校園,走進部落偏鄉,接觸山海大地,在服務與學習的新鮮玩趣中,共同創造了一輩子難忘的另類上課體驗。《教育小革命》的十堂社會參與課程分別為:許世璋老師的環境教育課,學生們走訪有機農場、聆聽草根的環保故事;林福岳老師的部落工作課,學生們走進八八風災受創部落,記錄有機小米復育的希望;蔡建福老師的鄉村規劃課,學生們在花東縱谷和海岸之間徒步壯遊,實踐低碳生活;劉至如老師的危機輔導課,學生們走進八八風災現場台東太麻里,陪伴與輔導國小學童;賴昭文老師的認識博物館課程,大學生挽起袖子,整理天送伯文物館的古老農具;李真文老師的生命與人權教育課,學生們走進錄音間,為電影配音,讓盲人朋友享受「聽」電影的樂趣。還有非正式課程,推動花蓮小農市集「花蓮好事集」的蔡建福老師、促成豐田社區的二手商店五味屋與光復鄉馬太鞍部落書房的顧瑜君老師、以及帶領學生關心輔導偏郊南華小學的李維倫老師。
策劃人之一顧瑜君教授表示,能夠創造、寫下《教育小革命》這些故事,要感謝花蓮在地社區對於本校師生的信任以及給予機會,並且提供了許多空間與精神上的支持。在社會參與課程進行的過程中,也改變了學校裡原本的師生關係,老師們必須和學生一起學習,共同想辦法來解決遭遇到的許多困難和問題。今天大家看到的成果,可能並不是計畫開始時就定下的目標,而是一路發展下來,互相交流成長、水到渠成的結果。本校教學卓越中心主任高台茜也表示,欣見教學卓越計畫之「社會參與方案」長期經營、累積了如此豐碩的成果,未來將持續鼓勵校內師生發揮影響力,並且努力發展成為東華大學的特色。
教育真的可以不一樣!大學的任務,就是要帶領年輕心靈擴大視野,展翅飛向社會,成為勇敢築夢的大人。許多小革命已經在大學校園裡慢慢孵育,東華大學的老師們讓學生看見了土地,也認識了自己。教育小革命的種子,灑在年輕人心裡,期待美麗的花朵,在台灣各地的角落綻放。
(左起)李維倫教授、林意雪教授、顧瑜君教授、高台茜教授、蔡建福教授在《教育小革命》成果之一的「花蓮好市集」中合影 |
蔡建福教授(右三)與促成「花蓮好事集」的東華大學學生 |
豐田「五味屋」二手商店的孩子們在新書發表會現場獻唱 |
有機農產品假日市集「花蓮好事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