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華大學人文創新與社會實踐研究中心,接受林務局花蓮林區管理處委託研究計畫,進行為期2年的太魯閣林場林業歷史撰寫與文物調查收集工作。為實地印證文獻記載內容,東華調查研究團隊於11月15~21日前往太魯閣林場嵐山分場索道遺址進行現場調查。抵達民國45年竣工的新式三段運材索道,更成功發掘民國34年竣工的舊四段運材索道,以及民國44年設校的水源國校嵐山分校遺址。
東華調查研究團隊曾多次登上海拔1,100公尺以上高山,深入嵐山分場索道遺址現地勘查駐地研究,順利發掘出嵐山發展歷史上具代表性的重要史蹟。透過文獻與現場相互印證的調查歷程,讓研究者在歷史分析上能有更全面觀點,也為嵐山歷史研究提供更豐富的細節。
昭和18年(1943年)9月,「南邦林業株式會社」申請開發太魯閣大山事業地之森林資源,獲得臺灣總督府同意,將砍伐的林木運送至平地供軍需使用。二戰後國民政府接續開發,為解決員工子女就學問題,於民國44年闢地興建學校,完成教室1間、辦公廳半間,解決員工子女失學問題。另為提高運材索道的安全與效率,民國45年興建完成三段新式運材索道,其中二號索道長度達1,600公尺,被媒體譽為「東亞第一長索道」。
隨著林業工作的轉變,舊四段軌道及嵐山分校先後於民國50年代陸續廢止,新三段索道也在民國78年,因嵐山工作站裁撤而棄置,多年來木製構造物多已倒塌,遺址亦被芒草、灌木叢所掩蓋。東華調查研究團隊根據現場殘留遺跡及文獻紀錄,不畏險阻艱辛發掘嵐山重要新史蹟,對太魯閣林場林業研究極具歷史意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