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r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JavaScript!
《人社東華》電子季刊創刊號出版,歡迎線上閱讀
發佈日期 : 2014-04-10

由本校人文社會科學學院(以下簡稱人社院)所創辦的「《人社東華》電子季刊創刊號」於今年3月18日正式上線:http://journal.ndhu.edu.tw。發行人同為本校人社院院長黃宣衛表示,基於數位時代的來臨、社會的快速變遷,《人社東華》懷著「深耕東臺灣、放眼全宇宙」的胸懷,發行具有特色的文化電子季刊,歡迎海內外學術界,予以支持及鼓勵,同時也歡迎各界投稿。

黃宣衛院長指出,季刊為提供人文學科與社會學科對話的平台與交流園地,希望以人文學者的視野和社會科學的訓練,關注時代文化和社會發展的脈絡,舉凡文學、藝術、政治、社會和經濟等議題,均是季刊關懷的焦點。

人社院表示,創刊號共有十五篇文章,包括發行人黃宣衛的發刊詞:「深耕東臺灣放眼全宇宙」、本校語言中心主任曾珍珍撰寫的人物訪談/側寫:「英雄回家──冬日在東華訪談楊牧」、以及「藝文空間」由金鼎獎文學獎得主/本校英美語文學系教授郭強生專文「寫給自己的幻想家族史」。   

「文化沙龍」則邀請前國科會駐德國及英國代表處科學組組長胡昌智撰寫「去納粹化:德國二戰後的人事替換與自我批判」以及歷史學系老師潘宗億的「柏林「浩劫紀念碑」與新德國國族認同之建構,與華文文學系教授許又方的「從電影KANO談起」。

在「全球視野」則邀請目前任教於維也納大學的經濟學家朱嘉明暢談「比特幣魔法:未來主要貨幣?」、公共行政學系老師石忠山「權力政治的版塊挪移──誰來領導新世紀的國際政治?」

「在地實踐」則邀請到國立臺灣大學社會學系教授陳東升針對「臺灣人文及社會創新工作的可能方向」撰文、本校民族發展與社會工作學系老師莊曉霞「淺談培力式的在地實踐」、社會學系暨財經法律研究所主任黎德星談「有機蔬菜產業之初探」以及本校社會參與中心研究員顏嘉成談「走進部落的看見」。

「關鍵詞:創新」部分則邀請到本校社會發展學系老師田畠真弓、楊惟甯、孫維楨之「技術後進」轉變為「技術選擇與推廣」:思考花蓮有機農業技術創新之行動者網絡分析架構〉。在「書評書介」的部分則邀請本校歷史學系副教授蔣竹山談棒球運動與殖民地臺灣:讀謝仕淵《國球誕生前記:日治時期臺灣棒球史》,「東華風景」專欄則由本校華文文學系副教授楊翠撰寫「校園隨喜」以及人社院副院長吳翎君的「編輯室手記」。

《人社東華》電子季刊,經過近一年的籌備發行,未來每年將發行四期,分別於三、六、九和十二月出刊,同時歡迎海內外讀者,針對以上主題投稿,文長以三千字至六千字為宜,如無版權問題,歡迎提供圖片,惟不接受紙本投稿。來稿請寄本刊編輯委員會電子信箱,電郵:journal@mail.ndhu.edu.tw

最後更新 : 2016-01-05
瀏覽數  
將此文章推薦給親友
請輸入此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