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社東華》電子季刊2018年第3期上線
發佈日期 : 2018-10-05
《人社東華》以「島嶼邊陲:人文關懷與社會觀察」專題持續關注臺灣需要被關注的偏鄉與邊陲地區。雲林縣麥寮鄉在「工業化」後,當地民眾看似有工作及就業機會,但在資本家剝削剩餘價值後,造成生活親子關係疏離、生活喪失動能、無暇打理生活環境的樣貌。連續幾年在麥寮辦理環境教育營隊的許冠澤透過「沒有海的麥寮人」一文道出麥寮人不是進入六輕,或是離開麥寮的宿命。 在麥寮成長的東海社會系許甘霖教授透過田野調查、訪談與文獻分析,闡述超大型工業機構透過「擬似社福體制」,取代地方政府部分的重要職能。也在麥寮長大的林鴻揚,北上求學後驚訝發現引發社會大眾關心的六輕環境、健康議題,在故鄉居然受到漠視與質疑,他透過實地田野調查,重新思考社區與產業、地土之間的連動性。 除關懷邊陲鄉鎮外,也有專文圍繞在「地方」議題。郭俊麟教授分享與20位非原住民青年,赴成功鎮重安部落進行田野調查,學習阿美族部落的土地觀念。洪敘銘博士生長期從事社區營造,成立「托海爾:地方與經驗研究室」,他不斷反思在地者、返鄉者、外來者、空間、經驗與地方之間持續互動的生命關係。 臺灣雖自許是開發、進步的國家,對多元性別希冀提供更友善的環境與立法,但仍有許多觀點對於性別教育、多元成家抱持不同意見,甚至加以汙名、批評與攻擊。4位從事教育行政管理研究者從2種角度探究對性別研究的觀察,期盼在理性思辯後,取得最大公約數的共識,是社會未來繼續努力的目標。 作者「輝」持續關切精神病友的日常,〈這世界絕對有地方讓你躲起來〉專訪揭開更多精神病友、病房與照護者的故事,呼籲多關心身旁需要幫助與支持的朋友。陳品而是具有潛力的年輕創作者,以小說形式道出基層勞動者在職場所面臨的各種超時、過勞與低薪的剝削情境,提醒我們應持續關切勞工的權益與福利。 文學創作的底蘊在於如何透視社會底層的聲音,本期刊載楊牧詩獎(廖啟余老師的〈冬暮讀資本論〉、〈輯〉、〈電車回高雄〉)、奇萊文學獎(陳延禎的〈南迴〉、李冠廷的〈石頭記〉)、教育部文藝創作獎(林佑霖的〈像我這樣的待業男子〉)等多篇新詩得獎作品,展現創作者的生命歷程與關心的社會議題。 本期《人社東華》共收錄14篇文章,篇篇精彩、引人入勝,希望大家閱讀愉快。歡迎大家上線閱讀〈〈http://journal.ndhu.edu.tw〉〉 ,也誠摯的邀請各位到《人社東華》FB粉絲專頁 〈〈https://www.facebook.com/ndhuchassjournal〉〉支持我們。歡迎海內外讀者賜稿,文長以3千字至6千字為宜,如無版權問題,歡迎提供圖片,惟不接受紙本投稿。來稿請寄本刊編輯委員會電子信箱,電郵:journal@mail.ndhu.edu.tw
瀏覽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