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r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JavaScript!
張懸公民對談,走入東華
發佈日期 : 2017-01-17
學生近距離與張懸對話

學生近距離與張懸對話

創作歌手張懸(焦安溥)長期關注社會人權議題,自去年12月起,自發舉辦「公民對談」,希望以公眾人物及公民的身分與任何願意對談及傾聽的民眾對話。1月6日受東華大學東台灣人文與環境研究及社會實踐中心的邀請,在哲學星期五@花蓮及台灣原夢瑪巴琉協會與東華大學同伴社Rainbow Kids共同協力主辦之下,於原住民民族學院Taluan與同學們進行對話。

張懸表示,本次在東華大學進行公民對談,是人數參與最多的場次。張懸也與同學們席地而坐,認為對談就是平等的對話,因此不需要講臺也不需高腳椅,全程在同學之間走動、傳遞麥克風,毫無明星架子又風趣的對話讓現場同學發言十分踴躍。

張懸親自邀請英美系王君琦教授成為活動的第一個對談者,王教授與張懸在對談的一開始對於「公民」進行討論,現場同學紛紛針對張懸提出的「獨立個體」及社會上定義的「菁英份子」進行對話,學生表示,從小學習「公民」的定義,但要扮演公民的角色並不是這麼容易,也有不少學生表示從小被教育或期待成為社會上的「菁英」、或是「知識份子」,但似乎社會上對於達到「菁英份子」的成就上,有著不一樣的觀點。

在場同學有人認為所謂的「菁英」應該不只是達到社會普遍認知的標準或是學歷、社經地位,而是應該在各領域上有著專業能力的人,就能達到「菁英」的標準。也有同學提出,目前大家認同的菁英份子,似乎也和家庭背景息息相關。更有同學表示,無論是菁英份子、知識份子或市井小民,都是在社會上對於自己的某一種期待。

張懸表示,社會結構既複雜又微妙,同一個詞彙在每一個人心中的定義有千百種不同,所以在公民社會中,討論相同的議題時,對於定義的認知是值得思考的部分。但話鋒一轉,反問同學,在一開始對話的議題是「公民」的定義,但大家卻在張懸的刻意引導下,不斷地在「菁英份子」的話題上抽絲剝繭,對定義上各自有不同的見解,卻忽略了我們本來該討論的主題 - 「公民」,帶領同學們反思,當社會上拋出了一個被社會大眾討論的議題時,是否習慣性的被影響或導向至特定的討論方向,而消耗了自己對於議題所能分辨的能量。

張懸認為,觀察與獨立思考也是對談中很重要的一環,只有透過觀察,才能辨認真正需要被討論的面相,而不是被社會輿論或媒體導向而牽制。

現場有同學拋出了婚姻平權的問題共同討論,表示就自己的觀察發現,許多民眾似乎是以自身的生命經驗認為「應該本是如此」而不認為有改變的需要,但每一個世代的認知難免會有不相同的時候,如何在不一樣的意見當中找到平衡,就是目前社會需要解決的問題。也有不少同學針對各自對婚姻平權的看法進行分享。

張懸表示,希望同學試著思考,當社會使用某些詞彙來為人們貼上不同的標籤時,真的對於事件的判斷有幫助嗎?倘若當我們有一天變成被社會上討論的對象時,希望社會以甚麼樣子的方式討論自己呢?

張懸認為,身為公民,我們應該思考如何在當代追求人權的價值。正因臺灣社會結構多元,所以存在著各式各樣不同的意見,該如何與不同族群的好惡相處,是在主流價值外我們更該在社會輿論中取得平衡之處,而不是將每個議題都討論出標準答案。隨著社會演變的過程,當代的年輕人決定了自己將處於甚麼樣子的世代,張懸最後鼓勵在場學子,要不斷地思考及觀察,永遠不放棄觀察「時代」與「處於時代中的自己」。

 
最後更新 : 2018-09-07
瀏覽數  
將此文章推薦給親友
請輸入此驗證碼